印第安纳步行者:小市场球队的文化范本 篮球之城的崛起。做生意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天时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早在2013年,雷军就提出了“风口飞猪”的理论。美国人汤姆不懂天时,但他非常信奉“timing”这个词。去年刚毕业回到老家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他找到了风口,并在最好的时机踩了上去。
去年12月中旬,一个占地三百多平米的体育酒吧在步行者主场三条街外的停车楼旁开业,名叫“Tom's Watch Bar”。虽然这是个加盟店,但老板汤姆对开店能力和印城体育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开业当天,正值圣诞季节,天气寒冷,加上隔壁的哈利表现不稳定,酒吧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纽约曾给出数据:尼克斯每在主场打一场季后赛,就能带动9100万美元的城市经济增长。印第安纳虽小,但养活一个酒吧还是足够的。随着步行者在季后赛表现出色,女篮新赛季开打,过去两个月里,“汤姆的看球酒吧”每晚都是爆满的状态。
回顾印第安纳职业篮球过去的一年多,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男篮是“觉醒”,女篮是“降临”。今年季后赛开始前,没有多少人看好步行者。但在卡帅的带领下,步行者展示了全民皆兵的精神,连续击败雄鹿和骑士,最终逆转尼克斯,哈利投进绝平后双手掐脖,人们才终于承认步行者的势头起来了。
东决第三场吸引了715万观众,成为十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东决G3。女篮方面,克拉克效应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上个赛季,狂热队的比赛平均收视人数达到119万,是其他WNBA球队平均数据的近三倍。线下,狂热队主场场均上座人数达到了17036人,比肩NBA。
为了最大化利用克拉克的热度,狂热队在过去一个休赛季进行了战略性布局,准备引爆商业价值。无论是哈利在季后赛的大杀四方,还是克拉克带来的围观与讨论,更像是篮球之神对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回馈。这座城市为此准备了很久。
今年总决赛两支球队——印第安纳波利斯和俄克拉荷马城加起来还没北京通州的常住人口多。但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步行者来说,这并不影响球迷们的狂欢。时隔25年,印第安纳这个小球市迎来了城市体育史上最成功的一年,靠的不仅是哈利伯顿和克拉克。
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比如哥伦布和美洲大陆,莱特兄弟和飞行器,也包括印第安纳和篮球。除了篮球发源地麻省,印第安纳是接触这项运动最早的地区之一。上世纪初,这项新运动被发明人奈史密斯的学生带回家乡,很快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从一开始,印第安纳篮球就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最早的比赛出现在中学里,最初的观众是那些冬天涌进学校体育馆的街坊邻居们。从1920年代开始,印第安纳州的高中篮球总决赛固定在巴特勒大学的Hinkle Fieldhouse举行,成为当地篮球爱好者最看重的体育事件之一。
50年代,米兰高中一路逆袭夺得全州冠军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Hoosiers》,让全世界认识了印第安纳的篮球文化。直到今天,常住人口仅670万的印第安纳州有超过400所学校参与高中篮球联赛。这种热爱和传统塑造了整个城市的气质和性格。
当然,社区篮球和文化厚度是一切的基础,但要将这份文化讲出去,还是要靠职业联赛。之前,尼克斯在东部半决赛击败凯尔特人后,一位身穿步行者球衣的球迷遭到围攻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后来,这位球迷收到了哈利伯顿的邀请,前往步行者主场观看比赛并与球员见面。
两年前举办的NBA全明星周末,步行者邀请本地艺术家用冰雕、墙画、钢结构装置,把篮球英雄的故事藏进街头巷尾。但热爱这件事,需要一种稳定的秩序,一种愿意始终站在原地,不急于收割回报的力量。在印第安纳,这样的角色几十年来一直由赫伯·西蒙扮演。
1983年,西蒙成功收购步行者,并在1999年创建了狂热。数十年间,这两支球队有过精彩,更多的是等待和沉淀。直到去年,90岁的西蒙以持有单支球队时间最长的NBA老板身份入选2024届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
上世纪70年代末,步行者因财政问题陷入危机,球迷提前预订下赛季季票帮助球队渡过难关。西蒙接手球队后,坚持不摆烂、不重建的运营思路,即使在战绩最差的赛季也从未真正“躺平”。
正是因为这种凝聚力,步行者的比赛日成为居民心中的大事件。在雅虎体育的一篇专题中,当地The Dugout酒吧老板透露,原本周中一天的营业额大概在5000到6000美元之间,但在东决G5那晚,酒吧的流水达到了28000美元,是平时的将近五倍。
今天的印第安纳,终于把自己的篮球版图拼齐了。高中篮球是这座城市的根,大学篮球是枝干,职业篮球开始开花结果。总决赛最后一场即将开打,对面站着的是面积更小、人口更少但同样热爱篮球的俄克拉荷马城。不可否认,步行者和雷霆已经完成了各自的“圈粉”之路,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属于小城市篮球的精彩。
保利配资-正规好的配资平台-在线配资服务-杠杆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