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汉·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秋风飒飒地吹拂起来啊,洁白的云朵在天空中悠悠飘荡;草木开始枯黄凋零啊,大雁排成队伍向南方飞去。秋风、白云、黄落的草木、南归的大雁,这些典型的秋日意象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宏大而萧瑟的秋日图景。2“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风是从哪里吹来的呢?萧萧的风声中,送来了一群群南飞的大雁清晨,当秋风撩动庭中的树木时,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声。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洛阳城中,秋风乍起,让人顿感凉意。我心中起万千思绪,想要写一封家书寄给远方的亲人,却不知从何说起,千言万语都凝聚在心头。秋风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更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思乡之弦。4“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秋夜》宋·陈与义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著秋声。不要让西风把树叶全都吹落啊,我忧愁到时候没有地方可以安放这秋天的声音。诗人不担心秋叶带来的衰败意象本身,而是担忧树叶落尽后,秋声无处可寻。这种情感表达新颖独特,打破了常规的思维模式,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现出诗人对秋的别样情怀。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风啊,无论怎么吹也吹不尽我对远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这绵绵不绝的情思总是萦绕在玉门关那边。诗人却说秋风吹不尽自己的情感,将无形的思念具象化,生动地表现出思念之情的深沉、浓烈且绵长,仿佛这秋风怎么吹,都无法将这份情感吹散,反而越吹越浓。6“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那最爱管闲事的秋风啊,它把枫叶吹得通红,却也将人的头发吹得花白。秋风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诗人却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特点,仿佛秋风是有意为之,故意来搅扰世间。这种拟人手法使秋风不再是冰冷的自然气流,而是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7“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唐·贾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秋风从渭水河面上吹起,萧瑟之气弥漫开来;长安城中,落叶纷纷扬扬,铺满了大街小巷。秋风瑟瑟,落叶纷飞,长安城沉浸在一片衰败之中,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悲凉之美。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三国·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秋风吹拂,萧瑟作响,天气日渐转凉;草木凋零,枝叶飘落,白露凝结成霜。诗句表面写自然之秋,实则隐喻人生之秋。草木摇落与露水成霜的变迁,暗含对时光流逝、生命荣枯的深沉感悟。9“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唐·岑参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萧瑟的秋风在无垠天地间浩荡涌动,暮色苍茫,昏黄的云层高悬于天际。诗人以“万里”这一极具张力的词汇,勾勒出秋风肆虐的广阔空间。秋风不再局限于一隅之地,而是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奔腾涌动,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10“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梧桐叶在秋风中萧萧作响,传送着阵阵寒意,江面上吹来的秋风,拨动了旅人思乡的心绪。“萧萧”是一个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模拟出梧桐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的声音。“动客情”则点明了秋风的作用。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秋风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情感的触发点。秋风带来的寒冷和萧瑟,容易引发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保利配资-正规好的配资平台-在线配资服务-杠杆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